2024年11月28日-29日,第十五届中国妇幼健康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大会期间同步举行了人工智能在消除宫颈癌行动中的应用实践分论坛。会议旨在提高基层宫颈癌筛查防治综合能力,协助基层开展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加速消除宫颈癌。
分论坛上正式启动了“百家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覆盖项目”(简称“百家行动”),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于全国范围内,每年帮助100家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建设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实验室,为35 - 64岁适龄女性提供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服务。
百家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技术覆盖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本次论坛有7位省级协会会长和一位地市级协会会长参加启动:分别是河北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李江、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张小安、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郑世存、甘肃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安平、安徽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孙巧玲、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学会副会长冀小平、山西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李跃珍、三亚市妇幼保健协会会长田秀娟。还有全国70余家妇幼保健院书记、院长、相关专业主任参加会议,参会人员130余人。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宋世琴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启动“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项目”在6年实施过程中,已成功拓展至省、市、县49个项目单位,总筛查人群超300万例。2025年启动的“百家行动”项目的目的,主要是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让优质资源技术和服务下沉县区级的基层妇幼保健机构,2025年和省市妇幼保健协会合作,先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内蒙古、甘肃、山西、三亚等8省市将率先落实这一行动,每省遴选 10 - 15 家县区级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建立项目试点,此后逐年推进项目拓展工作,助力县级机构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的飞跃。
宋世琴副会长致辞
论坛上,“百家行动”的牵头专家,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项目办公室主任董燕介绍了项目开展6年来取得的成绩。重点介绍百家行动的意义和目的,协助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高质量开展宫颈癌筛查。应用此项技术建成的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实验室,受检者仅需在医院完成取样,样本在当地完成自动制片染色,经数字扫描仪转化为数字信息并上传云平台。云平台依托数字模型精准诊断并标记阳性细胞,医生线上复核后,受检者在家即可通过手机接收报告。AI 云平台还承担全流程质控管理、阳性病例追踪复查、咨询服务、数据统计分析与档案存储等重要工作,形成筛查后的诊断、治疗、随访闭环管理。
董燕教授分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的项目实践》
湖北省政府项目专家组组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幼儿医院院长张元珍专门介绍了人工智能项目的“湖北探索“,湖北省从2022年到2024年,为35岁至64岁适龄妇女进行全覆盖的免费宫颈癌筛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出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宫颈癌筛查路径。”湖北已建立了几十家县级AI病理实验室,将为“百家项目”中的基层单位提供样板。
张元珍教授做《湖北省政府项目应用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进行适龄妇女全覆盖的介绍》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代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教授毕蕙在解读人工智能辅助细胞学质控专家共识时,详细阐释了人工智能辅助细胞学检测的技术细节与严格质量控制要求。毕蕙教授表示,规范技术应用、强化质量把控、建立统一标准图库以及开展深度多中心研究,是推动技术广泛应用、确保宫颈癌筛查项目质量稳定的核心要素。
毕蕙教授做《人工智能辅助细胞学质控专家共识的解读》
“目前,人工智能诊断准确率已达90%,在其辅助下,病理医生诊断效率提升至10倍以上”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首席技术专家/兰丁副总经理庞宝川说,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实验室建成后,受检者最快一天内就能在手机上收到诊断报告。该技术经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其在提高筛查准确性、提升诊断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
庞宝川分享《人工智能创新技术在中国大规模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部长李建伟对AI 宫颈癌筛查深有体会:2020年他们是全国第一家建起”市级人工智能技术中心”,5年来不断完善宫颈疾病专科规范化建设和宫颈癌筛查AI 细胞病理实验室,阳性检出率明显提高,保障了诊断质量。同时精细化质控流程管理,指导带领辖区高质量发展。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运用AI技术宫颈癌筛查全覆盖,并实现了预防、筛查、追访、诊治、康复和救治一条龙的闭环服务管理模式。
李建伟分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做好宫颈癌筛查项目的质量控制》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科主任梁慧提到,“自 2020 年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医院门诊量攀升,专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已逐步实现了门诊诊疗一体化的筛查阳性患者闭环管理,专科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管理指导辖区,提升了当地宫颈癌防控整体水平。
梁慧主任分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宫颈疾病专科建设》
盐城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主任刘冬琴在分享中表示,“在传统筛查模式下,该院年筛查量不足3000例,自2022年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2年间病理科累计完成228329例宫颈癌筛查。”该市的AI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显著提高了筛查覆盖率和准确性。
刘冬琴主任分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病理科工作质量》
古交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女保健部主任赵建梅介绍, “人工智能技术为他们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打通了破局之道” 。如今该中心受检妇女的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平均为616.10/10万,宫颈癌检出率平均79.24/10万,“这充分彰显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筛查的精准高效优势,有力提升区域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与防控成效”。
赵建梅主任分享《基层妇幼保健院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筛查项目质量》
会议专题授课环节分别由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朱向军,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刘军主持。
朱向军书记
刘军书记
项目讨论交流及总结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互联网与产业合作部主管李辉主持。
李辉主管
此次论坛为宫颈癌防治领域专业人士搭建了交流前沿理念、创新技术与实践经验的优质平台,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宫颈癌筛查防治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大家的共识是: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实验室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将为我国宫颈癌防治事业探索一条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在此基础上,将逐步扩大实验室的应用范围,推动县区级妇幼保健院从传统的人工服务模式向智能化、精细化模式转变。从而推动县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能力升级。
更多项目详情请咨询:李辉18610000188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人工智能宫颈癌防治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