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为了方便
或认为更安全
不少爸妈会用消毒纸巾
或免洗消毒液
为宝宝进行手消毒
这些方式更安全卫生吗?
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传染病?
目前已进入秋季腹泻高发期
专家建议
生活起居中要做好8点
进入秋季,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孩子慢慢多了起来。有经验的爸妈都知道,可能是得了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俗称“轮状病毒腹泻”)的缘故。
轮状病毒在显微镜下外形貌似车轮,日常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全世界0-5岁儿童严重腹泻的罪魁祸首。每年在秋冬季“攻势”猛烈,故亦称“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怎么传播的?
1.传染源: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轮状病毒儿童的排泄物或呕吐物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吃的、喝的、用的也可被带病毒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污染,比如手、衣物、用具等。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人传人,经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生活接触直接或间接传染给其他人。
3.易感人群: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5岁以下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
感染轮状病毒有哪些表现?
潜伏期1~3天。6~24月龄小儿症状重,而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患病儿童最初会出现呕吐,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多伴发热,严重时出现大便量多、水多、次数多而小便量少,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
被感染的儿童病情一般不会太严重,适当补液,可以不药而愈。但腹泻(呕吐)严重时,不可忽视,要及时就医,孩子可能会因为脱水严重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尤其是小于1岁的宝宝。另外,少数小宝宝感染轮状病毒后还会并发心肌炎、惊厥和肺炎等,也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1周左右。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目前没有针对轮状病毒特异的抗病毒药,因此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的有效措施。
平时应做好这些防护:
•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和控制轮状病毒传播的重要和有效措施。饭前便后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冲洗20秒。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和食物等;不要让宝宝吃手,及时清洁宝宝的手。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 注意家庭卫生,室内常通风,宝宝们的食具(奶瓶、碗、勺等)使用前需清洗干净,衣被、玩具等要勤换洗。
• 如家人感染轮状病毒,患病家人应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尤其不要去做饭或照顾老人和婴幼儿。
• 认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确烹饪食物,尤其是食用贝类海鲜等高风险感染轮状病毒的食品应彻底煮熟。
• 鼓励和坚持母乳喂养。
• 被轮状病毒污染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通过高温、消毒剂或阳光暴晒等多种方式。
• 轮状病毒胃肠炎病人排毒期:发病2-10天,仍有病毒排出,建议居家隔离2周,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尤其是从事服务行业人员和集体机构人员,如厨师、护工、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等。
• 发生轮状病毒胃肠炎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全面消毒工作,重点对被患者呕吐物、粪便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