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特别推出全国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及师资培训基层行项目。为研发健康教育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推进工作,第二次专家研讨会于2023年3月11日上午在京召开。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郗淑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处副处长金英楠、北京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吴青青教授、《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主编/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顾问杨玉凤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儿保中心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顾问王惠珊教授、健康报主任记者/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方彤副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宋波副主任委员、《父母必读》杂志主编/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恽梅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静、北京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健康教育科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游川副主委员/秘书长、北京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健康教育科副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姜莹常务委员、北京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陶旻枫委员、北京妇幼保健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刘佳秘书出席了本次会议。
开场致辞
吴青青教授隆重介绍了此次参会的领导及专家,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感谢。吴教授表示,项目初衷是做好全国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使广大妇女儿童获益,希望大家群策群力,为项目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学术讲座
吴青青教授和大家分享了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及师资培训基层行项目进展及标准制定工作设想。
吴教授介绍了项目背景和2023年的工作计划,并重点讲述了孕妇学校管理规范制定的历程以及既往的一些标准化探索工作,包括健康素养核心信息的标准探索、健康教育教材的标准化探索、线上孕妇学校标准化管理探索等。希望可以借鉴既往经验和延续以往标准,做好项目工作。
游川副主委员/秘书长和大家介绍了儿童健康素养标准化课件的进展情况。
游教授表示,对0~3岁儿童父母及家庭进行健康教育、专业指导非常重要,家长学校服务能力与婴幼儿的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家长学校调研结果显示,家长学校的管理服务有一定基础,但缺乏系统化及规范化。随后游教授重点和大家分享了儿童健康素养标准化课件的编写情况,逐一讲解《知生长 会监测》、《知营养 会喂养》、《知发展 会玩耍》、《知特点 会照护》、《知疾病 会识别》、《知接种 会护理》、《知筛查 会观察》、《知危险 会预防》8个课件的重点内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静对《2021年轮状病毒疫苗WHO立场文件》进行解读。
张静研究员更新的新版立场文件的新增内容、章节扩充合并内容以及证据更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专题研讨会
所有与会专家围绕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制定、家长学校标准课件制定以及科普材料研发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杨玉凤教授表示本项目意义重大。健康教育的投入小,产出大。北京市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沿,北京妇幼保健院的健康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妇幼健康领域的工作中,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对创制标准化课件的工作非常认可,认为教材的科普性强,内容全面,将会使基层医生和家长收益。杨教授建议在项目中做好询证依据工作、做好不同层次人群的调研,并征询权威专家意见,取得支持认可。
王惠珊教授建议争取创制妇幼健康教育行业标准,并和大家深入探讨了儿童健康素养标准化课件,王教授针对8个课件一一给出修改意见,从课件内容的全面性到课件形式的适用性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意见,鼓励专委会对课件内容进行进一步精修,制作适用于广大家长的,具有强可操作性的课程。
恽梅副会长表示现在家长渴求家长学校教育,但目前市面上健康知识鱼龙混杂,权威部门的教育非常重要,因此专委会的项目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儿童健康素养标准课件框架科学立体,有知识、有识别、有操作。建议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指导,灌输正向的育儿理念。强调父母是最好的儿童陪伴者,强调父母共同参与,帮助家长树立育儿信心。
张静研究员认为儿童健康素养标准化课件的内容丰富多彩,对0~3岁的儿童照护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建议继续优化课件中的儿童疫苗等内容,帮助传染病防治关口前移。
宋波副主任委员表示,目前的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工作内容聚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她建议考虑家长学校教育和孕妇学校教育之间的衔接,并提出在制作标准化课件时,可将母子健康手册儿童篇的内容相结合,扩充内容。同时也建 议开拓培训形式,考虑开发线上、小视频等模式,能够保证培训知识的同质化。此外,宋波副主任委员建议可以申请团标,再推行标,最后目标国标,为全国树立标杆。
方彤副主任委员表示家长学校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她高度肯定了儿童健康素养标准课件的内容,同时也提出课件既要保留经典也要随时更新,与时俱进,建议新增儿童用眼健康、疫苗不良反应等内容。方彤副主任委员建议将妇幼健康教育的产出申报相关奖项,以此为契机,向更广泛的人群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产出的知识,能够因此受益。
金英楠副处长赞扬了标准化课件的创制工作,并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做到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做好调研,满足群众的健康知识需求。二是要在内容方面做到四个结合:结合国家的要求、重点任务;结合北京市的重点工作、具体政策;结合家长的关注点;结合其他专业部门的意见,请相关专家合作、审核。三是要勤思考,如在制作内容中,考虑加入学龄期疾病的内容,做到关口前移,早期预防相关疾病。四是健康教育要通俗易懂,可操作,建议在形式上多思考,加入更多的图谱与互动内容。五是在创制行标的过程中,要请专业人员提前介入和指导。
郗淑艳二级巡视员对会议做总结发言,感谢了各界专家对妇幼健康工作的支持,并再次强调了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郗淑艳二级巡视员表示作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的主委单位,北京妇幼保健院一直善于思考,不断改革创新,在全国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工作成效显著。她表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历来重视和支持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一直秉承着“妇幼服务、健教先行”的理念。她表示北京市将在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包括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公众号,编写妇幼核心知识、完善孕妇学校标准课件、推广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南、制作健康科普动漫,新媒体融媒体开展科普等,在多领域进行率先尝试。作为首善之都,高标准、严要求,让首都的妇幼健康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同时,更要以地方支持全国,以首都带动各省,将北京市的探索成果分享给各兄弟省市,与各省共同交流进步,引领和支撑全国妇幼健康教育工作,与全国同仁携手做好妇幼健康教育,共建健康中国,让全国的妇女儿童受益。
对于妇幼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及师资培训基层行项目,郗淑艳二级巡视员表示北京市卫健委妇幼处将会大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为项目提供北京经验。她对项目的推进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做到标准先行,规范指导。提升课程标准,出成果。二是要北京牵头、辐射全国。要抓紧时间创制团标、地标,且要注重城乡适用,均衡发展。三是要丰富手段、智慧支撑。注重信息化和新媒体应用,产出要多平台共享。四是要一个标准,广泛受益。项目的产出要进社区、进家庭,让医务人员师资和群众都能用、都有用。五是要抓重点,对突出的儿童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如营养、心理等,满足人民需要。六是要用好健康教育网络。既用好妇幼健康教育专委会的优质专家资源库,也用好健康教育的阵地,如孕妇学校、家长学校等。七是要善于总结,持续优化。要重视评估,不断进步。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愿意为项目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携手,勇担妇幼使命,护航儿童健康未来。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