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妇幼保健协会
首页> 通讯员BBS> 详情

广西妇幼 | 2022年中国—东盟妇幼健康交流与合作论坛报告展示

发布时间: 2022-09-23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精彩回顾 | 2022年中国—东盟妇幼健康交流与合作论坛报告展示

议题一:母婴安全与围产保健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450.jpg

杨慧霞教授——《中国围产医学发展与展望》

杨慧霞教授首先总结了中国围产医学的发展与成就,即从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降低母、儿死亡率以及减少出生缺陷为主到孕期保健窗口前移,重视孕早期筛查及孕产妇五色风险评估和转诊网络建设;从救治转化为对高危因素者早期预防,践行“上医治未病”预防理念;推行全生命周期理念,重视围孕期保健对其后一生健康的重要影响。

最后,杨慧霞教授列举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妊娠期肠道菌群研究等技术方法应用于母婴健康研究的实例,以此展望未来中国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前景。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02.jpg

梁德杨教授——《香港的产科服务及围产期死亡率》

梁德杨教授结合自身工作和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产科服务内容,系统对比了近20年间香港单胎妊娠及多胎妊娠围产期死亡率及围产期死亡原因的变化。

香港得益于产科早期的产前筛查、产前诊断、预防干预以及临床治疗,包括采用胎儿窘迫快速分娩术减少分娩期死亡、利用更灵活的引产策略减少>39孕周死胎以及通过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减少先天性及遗传性出生缺陷等服务,20年间香港围产期死亡率下降了16.8%(从5.5%下降至4.6%)。

此外,梁德杨教授总结道,尽管围产期死亡率较20年前显著下降,但FGR、子痫前期及早产仍然是导致围产期死亡的几大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产前超声检测水平、提高子痫前期一级筛查及阿司匹林预防以及提高新生儿监护水平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至关重要。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10.jpg

韦红卫教授——《母婴安全之路-中国广西经验分享》

韦红卫教授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广西母婴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优化等广西母婴健康事业发展成就,接着从夯实基础、巩固提高、持续提升这三个阶段进行广西母婴健康事业发展历程总结,并以“卫Ⅵ”项目、创建爱婴医院、推行住院分娩、广西母婴安全工程行动计划、“降消”项目等具体项目为例,分享了“广西经验”,归纳了持续提升母婴安全的五大要点。

最后,她指出要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准确把握妇幼健康关键重点,抓住机遇,精准施策,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13.jpg

议题二:儿童疾病与健康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15.jpg

王天有教授——《中国儿科发展现状》

王天有教授在演讲中总结了中国儿科发展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经过近30年跨越式的发展,我国儿童健康水平已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儿科服务体系及人才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儿童死亡/疾病谱的变化,儿童疑难重症的诊疗服务体系建设,儿童精神心理健康、多发重大慢性疾病的管理与康复及儿童营养、用药与器械的防治保障为中国儿童健康发展的新方向。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18.jpg

李秋教授——《构建适宜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疾病防控体系思考》

李秋教授在演讲中阐述了如何在十四五期间打造适应中国儿童生理特征疾病防治研发体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通过建立国家级儿童生物样本资源库和数据信息库实现相关诊断、监测及诊疗技术的突破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夯实我国儿童健康病理研究数据基础,同时提升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基础、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能力,并完善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领域人才的培养体系。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20.jpg

Yin Ling Woo教授——《马来西亚国家HPV免疫计划的影响》

Yin Ling Woo教授首先介绍了马来西亚女性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随后阐述马来西亚减少女性宫颈癌的重要措施——马来西亚全国HPV疫苗接种计划,该计划为马来西亚超过80%的适龄女孩接种了HPV疫苗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最后介绍了马来西亚实施该计划的相关经验。

议题三:生殖健康与宫颈癌防治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25.jpg

乔杰院士——《中国全生命周期健康生育维护》

乔杰院士指出,妇幼健康事业一直列入我国国家长期战略规划,回顾70余年来中国妇幼健康保障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快速下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率和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妇幼健康领域基本卫生服务覆盖率均超过90%、区域医疗公平性显著提高等。国家还提出了围绕“两纲”要求的新时期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目标,包括提高生殖健康、促进健康生育、提升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加强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关注儿童早期发展等,将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扩展到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在报告中,乔杰院士分享了我国70余年妇幼健康核心指标的数据及促进妇幼健康发展的中国经验。她分析了我国妇幼健康发展的挑战,提出我国健康生育维护的对策。她强调随着国家卫生体系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通过布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临床/基础医学科技创新发展,通过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科技多视角关注等妇幼健康策略,动员全社会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健康生育。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27.jpg

郎景和院士——《中国消除子宫颈癌之路》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超过60万,我国子宫颈癌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严重损害妇女健康,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子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导致,是一种病因明确、可以预防的癌症。

2020年WHO提出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子宫颈癌的战略目标,我国也制定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行动计划》,主要措施包括普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降低患病风险,促进适龄女性HPV疫苗的接种,加强子宫颈癌筛查服务,促进早诊早治,规范宫颈癌治疗,加大医疗救治保障力度,以及完善子宫颈癌综合防治体系,提高防治能力。郎景和院士特别强调了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是消除子宫颈癌的关键措施,该措施的落实亦需要各级政府、技术人员及广大公众的重视、组织及配合。最后,郎景和指出: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可以消除的。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30.jpg

Suleeporn Sangrajrang博士——《泰国消除宫颈癌(经验分享)》

Suleeporn Sangrajrang博士在线上汇报了泰国在宫颈癌防治上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首先是宫颈癌筛查计划,为了能实现全民筛查,他们推出三个保障方案,将所有医院和诊所联合起来作为服务网络,甚至组织志愿者深入农村地区协助开展筛查行动。所以,近五年,全国30-60岁的女性有67.4%的人完成了宫颈癌筛查。其次是疫苗计划,可惜因为2019年HPV疫苗短缺,所以只有小学五年级的女生接种了HPV疫苗。虽然计划遇到困难,但是泰国仍提出了到2030年达到“90-70-90”的宫颈癌防治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920180533.jpg

乔友林教授——《WHO消除宫颈癌战略-中国鄂尔多斯加速消除宫颈癌经验分享》

宫颈癌是目前仅有的病因明确、三级预防手段完善有效的常见恶性肿瘤。乔友林教授简单概括了我国宫颈癌目前的防控现状,并分别从成立专家小组、强化宣传、加强培训、搭建数据库平台四方面,详细分享鄂尔多斯在全面消除宫颈癌案例中的经验,总结了鄂尔多斯5年中取得的宫颈癌筛查成果。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在“健康鄂尔多斯”的总体战略下,按照世卫组织发布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目标,实施宫颈癌防治三级措施:一级预防为13—18岁适龄女性实施宫颈癌疫苗接种,二级预防继续为35—64岁适龄女性开展“两癌”检查,三级防治为确诊宫颈疾病和乳腺疾病的妇女进行及时治疗,进一步推动“两癌”防治工作,从宣传、培训、筛查、建档、大数据共享、医疗、回访等各环节加大质控力度,并利用三级网络发动群众,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论坛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