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妇幼保健协会
首页> 母婴课堂> 详情

孩子发音不准、说话不清,是舌系带的问题吗?!

发布时间: 2022-08-12  来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宣教科   作者:张秋芳 张晓辉

  “我家宝宝讲话不清楚,跟小朋友交流困难,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是不是舌系带太短了?需不需要做手术?能不能纠正过来?该怎么办?”

  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多家长带孩子来咨询言语问题。今天,我们就请儿童康复科语言治疗师和大家聊一聊,“咬字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4.jpg

  “咬字不清”指的是“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分为器质性(发展性、后天性)和功能性。

  由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

  功能性构音障碍亦称机能性构音障碍,是在不存在任何与言语产生有关的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的发音不清晰,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临床上常见的是功能性构音障碍,目前还不清楚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幼儿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学会了错误的构音动作,且形成习惯,特别是2~4岁正处于语言发展时期,容易造成发音的异常,且此阶段孩子大多数不会注意到自己的发音错误。与构音(动作层面)、音韵(语言层面)学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常见构音错误:

  ① g、k发成d、t,如把“哥哥”说成“的的”或者相反的发音方式。

  ② 把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如把“婆婆”“踢球”“卡片”说成“伯伯”“地球”“嘎片”等。

  ③ zh、ch、sh发成z、c、s,如把“知”发成“滋”,“吃”发成“次”,“是”发成“四”。

  ④ 把l发成n或者是相反的发音(除我国的部分地区n、l不分外)。

  ⑤ 其它:如不会发双唇音,把双韵母发成单韵母,把后鼻音发成前鼻音,把部分非鼻音发成鼻音。

2.jpg

  构音障碍治疗流程:

  消除或减轻病因→听辨力训练→构音器官运动训练→诱发目标语言(语音位置矫正,辨别,视、听、触等多重感觉统合刺激,音韵分析与训练)→稳定及类比(单音词→双音词→三音词→短句→长句子)→习惯化。

  如:g、k的训练:

  ① g被d代替时,让儿童发ge时,同时用压舌板或勺子柄压住舌尖。

  ② 利用漱口的方法,逐渐减少口中水量,从“无水漱口”诱导发ga音。

  ③ 发音时利用舌根和软腭闭锁的方法。

3.jpg

  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各声母音位的习得具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一般来说,3岁以前习得声母b、m、d、p、t、n、l、g、h;3-4岁习得j、k、q、x、z、c;l, s, r, z;在5-6岁之间习得s、f、zh、ch、sh、r;韵母3岁左右正确率90%等。

  因此,可根据上述规律,判断儿童语音发展的程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