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大会隆重举行
2019年8月17-18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大会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在深圳隆重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和深圳市卫健委有关领导、60余名全国知名专家和五百余名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幼健康工作的医务人员出席大会。
8月17日上午8时,大会进行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王玲主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大会执行主席姚吉龙致欢迎辞,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常巨平副主任、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温伟群会长致辞,大会主席、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金志春宣布12家全国妇幼保健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名单,主席台领导为重点专科颁授匾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王晓勤副秘书长与华润三九医药国药事业部吴若飞市场总监共同签署中医中西医结合妇幼健康专项研究基金协议,在全场参会者见证下完成“中医中西医结合妇幼健康专项研究基金”启动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孟庆彬副司长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充分肯定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及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为推动全国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他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支持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妇幼健康中的作用,为全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陈资全会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在成立不足三年时间里,以“妇幼健康中医年”活动为抓手,开展有一系列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今后协会将进一步支持分会工作,为促进全国妇幼健康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更快更好发展而努力。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黄光英、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原会长黄庆道、甘肃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安平、安徽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沈敏祥出席开幕式。
大会主席、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王玲主持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吉龙院长致欢迎辞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常巨平副主任致辞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温伟群会长致辞
大会主席、分会主委金志春宣布重点专科名单
全国妇幼保健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授牌仪式
“中医中西医结合妇幼健康专项研究基金”签约仪式
“中医中西医结合妇幼健康专项研究基金”启动仪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孟庆彬副司长致辞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陈资全会长致辞
大会邀请众多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就妇幼健康领域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妇幼健康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经验交流和适宜技术推广,首次开设妇科和儿科两个会场。17日晚召开了分会工作会议,分会秘书长黄自明宣读2019年新增常委、委员名单,随后颁发证书。分会主任委员金志春回顾了分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初步安排,协会副秘书长王玲充分肯定了分会所做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建议。各参会常委、委员积极献言献策。工作会后,进行了《妇幼保健中医药适宜技术》编写工作启动会议。
学术经验交流
梅国强:加减柴胡四物汤临证思辨录
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追溯了柴胡汤的悠久演变过程,高度总结出加减柴胡四物汤的功效:疏导肝胆,养血理血,以治头面疼痛;条达风木,凉血活血,以治耳鸣脑鸣;和解枢机,凉血活血,以治胸胁痛;和解枢机,养血活血凉血,以治皮肤病;和解枢机,调理冲任,而治经期诸证;和解枢机,调理冲任,以治绝经期诸症;和解枢机,调理气血,以治便秘;并附典型案例详细讲解。“柴胡汤”点题,引领我们感受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与奥妙。
黄光英:自身免疫与生殖免疫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黄光英教授,从自身抗体与生殖免疫出发,全面介绍了自身免疫抗体与不良妊娠的相关性以及防治方法和经验,分享了中医药治疗免疫性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提出“中西医结合是最有前景的有效方法”。
连方:从高龄不孕案例分析谈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委连方教授,从典型病案开局,结合中医药治疗特色及西医生殖医学的优势成功治疗一例高龄POI患者,接着详细介绍了高龄不孕症的精准治疗,特别强调“中医调周法”的优势,对高龄不孕患者进行精准治疗。
姚吉龙:女性生育力保护新思考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姚吉龙院长详细阐述胚胎冷冻等生育力保存技术的应用方法,讲述经腹、腹腔镜、微创输卵管等手术对于诊治女性不孕症的具体方法和作用优势,精确解析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指南及其手术方案,特别强调美奥舒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治疗,分享了HIFU应用经验,使微创理念深入人心。
郭兰中:大部制背景下中西医学科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东阳市妇幼保健院郭兰中院长讲述了医共体形势下妇幼保健机构特色中医医药学科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介绍了在当前形势下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努力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与发展的经验,阐述了医共体的具体形式和发展规模,介绍了无中医不保健的“东阳模式”三大特征和中西医学科体系建设的心得体会,对医共体形式下建立妇幼保健中西医学科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郭钦源: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成效与经验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郭钦源主任介绍了他们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强调开展针灸和推拿等各种中医药适宜技术、举办学习班和继教班等活动、激发青中年医生和群众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热情的重要性,指出了地市级妇幼保健院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都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易锦发:妇幼中医树全生命周期保健与临床路径管理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儿医院易锦发院长通过回顾医院妇幼保健工作和临床路径进程,介绍了本院以中西医并重和“妇幼中医树”全生命周期保健体系为基础,借鉴西医临床路径管理,全面完善科室各项适宜技术并融入临床路径管理,在临床各科全面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他详细解析了该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推广应用措施,对“南海模式”在全国妇幼保健行业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孙继伟:中医与妇幼保健共融发展理念在基层妇幼保健院的应用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健康养生部部长孙继伟(由郝雷代讲)介绍了中医与妇幼保健共融发展理念在基层妇幼保健院的应用,分享了任城区妇幼保健院“六年三步走,全覆盖融合”成立中医健康养生部及“蝴蝶集团”的经验,从而实现公益性、非盈利性跨省联合、融合、多地域妇幼保健共同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县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与妇幼保健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安平:养心是养身的最高境界——谈中医心身医学的社会意义
甘肃省妇幼保健协会安平会长详谈中医身心医学的社会意义及自己的感悟。她指出21世纪是人类追求心身健康的世纪,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加重要。只有心身和谐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她从中医古籍着眼,总结得出中医“治未病”医学,是“关于心身健康管理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她认为对妇幼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减压,可有效促进妇女强、儿童强、家庭强、医院强、国家强。
李大金我:POI 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大金教授,深入解析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探讨有效的早期预测和治疗手段,介绍免疫抑制治疗措施、临床疗效评估、个体化医疗,说明补肾活血方对重组pZP4蛋白免疫和糖皮质激素与雄激素的治疗,对卵巢早衰诊治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罗颂平:多专科合作,为生殖健康护航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教授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文件精神为指导,讲述了妇幼健康与生殖健康的密切关联,指出女性生殖面临的临床问题,倡导专科整合、院内多专科管理及建立妇科专科联盟,提出整合医学和整合生殖医学的必要性,阐明自己对于多专科合作和中医药助力的建议,强调提升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风险意识,认为西医、中医、针灸合作形成的整合力在治疗生殖障碍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邓高丕:宫颈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与中西医治疗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邓高丕教授,分享了对于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中西医治疗经验,并由HPV感染机制引申出中西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提倡对持续性HPV病毒感染需不轻视不恐怖,坚持有效灭活HPV病毒,有效促进生殖道粘膜损伤的修复及治疗生殖道其他炎症等三个有效原则,可达较好临床疗效。
马堃 :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导致不孕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科分会主委马堃教授介绍了DOR导致不孕症的西医和中医研究进展,分享了补肾活血促卵方治疗DOR导致不孕症的临床研究,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讨论等方面进行讲解,得出补肾活血促卵方疗效显著,特别强调“补肾”与“活血”并用可达促孕良效。
张明敏: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明敏教授重点讲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和处理原则,介绍了HCG、雌孕激素的临床意义,讲解了低分子肝素以及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治疗的方法,并以《景岳全书》、《青囊秘诀》、《妇科玉尺》等经典名著为指导,阐述复发性流产的中医病因病机、治则及中药方剂,提出了“中医种子法”的治疗理念,推崇治疗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将有利于改善复发性流产的妊娠结局。
金志春:当前复发性流产防治存在的严重误区与思维偏差
金志春教授指出了当前复发性流产防治存在的严重误区与思维错误,提出了防治复发性流产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分析了雌孕激素、凝血与血供、免疫功能等在生殖中的作用以及对复发性流产影响,批评了“毫无章法、自相矛盾”进行保胎的严重弊端,强调助孕保胎需要中西医结合,重视主要因素、关键环节和因果关系,整体、系统、准确地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防治方法。
俞超芹:高龄女性生育力中西医保护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委会主委俞超芹教授介绍了高龄女性卵巢功能的变化、生育特点及生育能力的评估等方面,并分年龄阶段提出对应的助孕指导意见,在生育力的维护上,主张中西医结合用药,列举了“二期四步助孕法”、“四期三法四定位”等助孕方法,给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杜惠兰:提高卵母细胞质量的中医药策略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会长、河北中医学院杜惠兰教授详细介绍中医对卵母细胞的认识,提出肝、肾、脾、气血、冲任胞脉等因素影响女性卵母细胞的发育,从肾虚、肝郁、痰湿、血瘀四个方面阐明卵泡发育不良的中医病理机制,精确地解析了女性不孕症的辩证治法,讲明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具体方法,并分享了中医药提高卵母细胞质量的临床研究,总结出中医药改善卵母细胞质量疗效确切显著。
吴克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整合诊治策略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委会常务理事、成都中医药大学吴克明教授讲述了PCOS的定义、发病机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内分泌检查及治疗方案,强调PCOS患者需要重视远期危害,提倡长期的健康管理,分享了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受孕典型案例和经验。
何军琴: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北京妇产医院何军琴教授从病因、流行病学、国内外研究、病机、诊断、中西医治疗等探讨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重点归纳了中医以“补肾固胎,活血化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为基本治则,孕前注重补肾活血调周,以改善盆腔微血栓,奠定种子基础,孕后注重补肾养血安胎,以巩固胎元,助力顺利得胎。
朱芝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朱芝玲教授介绍了“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重点讲解了泌尿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在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康复的应用价值。
金富锐: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金富锐博士介绍了女性围绝经期表现和激素的改变,强调了更年期包括骨质疏松、骨折等的远期危害,提出了激素治疗联合中医药、植物雌激素和改善生活方式的共同健康策略。
孟庆春:探讨中医胚胎学论述对生殖周期保健的影响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孟庆春介绍了中医胚胎学,总结了中医胚胎学与生殖周期的关系,认为“十月怀胎”与“逐月安胎”是中医妊娠病的核心,指出中医胚胎学对生殖保健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列举案例分享相关临床经验。
陈晓勇:低分子肝素防治自然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及中医治疗对策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陈晓勇教授介绍了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学内容、在妇产科及生殖领域的应用及其应用存在问题,讲解了肝素在防治RSA中血栓前状态、抗磷脂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提出应避免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强调中医药治疗自然流产的疗效和优势,但仍需进一步去探索。
宁艳: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宁艳主任提出中医药在IVF-ET的运用中“分期介入”的理念,包括“助孕前审病求因、辨本溯元”,“超促排卵时,调补气血、温肾填精、提高卵巢功能”“移植后补肾活血、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妊娠后预培其损、序贯治疗预防流产”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详述中医药应用方法,为中医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尹燕:活血保胎法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尹燕副主任医师讲述了活血保胎法学术理论体系的建立与临床运用,从活血保胎的思想起源出发,分析了血液循环与自然流产的关系,强调活血保胎需兼顾肝、脾、肾,注重通盛,应用时要辩证求本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分享了活血保胎的典型案例和治疗经验。
曲凡:中医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干预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曲凡博士介绍了PCOS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讲述了中医对PCOS的认识,强调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干预PCOS疗效显著,分享了中医药治疗PCOS促排卵、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孕后安胎以及调节情绪的相关经验。
王俊玲:《金匮要略》胶艾汤临床应用纵横谈
深圳景田医院业务院长、名老中医王俊玲教授分享了《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胶艾汤的临床运用。王教授运用多个经典案例形象讲解了胶艾汤不同加减配伍,灵活运用于崩漏、胞阻、痛经、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等妇科疾患。她指出“血瘀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大胆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儿科会场
马融:千年传承,融合创新——谈儿童中成药发展策略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融教授提出现代儿童中成药存在的缺点,分析了儿童中成药当今存在的风险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应用中成药应注重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说明儿童中成药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应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融合现代医学的成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相应的临床和评价研究,让中成药为儿童健康做出更贡献。
向希雄:扶中推拿法理论探究与临床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院向希雄教授以《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及倪老治病经验为基础,介绍并详述“扶中”理论及外治操作手法,从泄泻、小儿厌食、哮喘等多个小儿常见疾病解析扶中推拿法的具体应用,提出温阳罐独特理念及方法,强调扶阳罐的儿童适应症及作用优势,分享扶中推拿法关于小儿糜烂性肠炎、抽动症的典型病案及应用方法。
柳静:儿童性早熟的中西医诊疗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柳静详细讲解了儿童性早熟的发病情况、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流程、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介绍了中医对性早熟的认识、治疗和研究进展,最后强调了预防与护理的重要性。
史学:婴幼儿期生长发育常见问题的中医药对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史学教授列举了婴幼儿常见问题的中医对策,并通过过敏检测详细分析了婴幼儿过敏原因,借鉴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儿童特应质与呼吸道感染易感性》讲解了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特点,说明了过敏性疾病的中成药联合使用原则,对应对婴幼儿常见问题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孙丽平:国医大师王烈教授防治小儿哮喘的临证经验研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孙丽平教授围绕王烈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详细论述了防治小儿哮喘不同时期、不同表现的治疗方法,特别强调了“白屈菜”的止咳止痛神奇作用,分享了国医大师王烈教授防治小儿哮喘临证经验研究。
田青乐: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田青乐教授讲述了以三部推拿疗法为主的婴幼儿发热治疗方案,介绍了婴幼儿发热的分类及其治疗原则,并讲述了三部推拿疗法的由来及形成过程,介绍了婴幼儿发热的治疗方法,结合不同证型灵活加减用药,同时配合西药、中成药、饮食起居、中医外治等方法,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朱登纳: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朱登纳博士讲述了中西医结合在儿童康复科中的应用体会,从儿童康复常见疾病入手,重点介绍了儿童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通过开展多学科间合作,将中医针刺、推拿等疗法与现代康复相结合,探讨传统康复疗法机制,说明中西医两者结合、取长补短、提高疗效的优势。
潘明沃: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潘明沃教授认为儿童中医保健以体质为本,湿热体质是儿童常见体质之一,提出“湿热体质发病从湿化、从热化,纠正湿热体质,胜过对症处理”,对儿童湿热体质的辨识、治疗方法以及平时调护保健具体讲解。分享了以体质改善、发病减少为目标进行的社区推广,十分具有社会意义。
张美芳:喘息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张美芳讲解了小儿喘息性疾病应注重内因与外因,治疗上应标本并重,提出西医与中医结合应用,详细介绍了中医在治疗本病的内治与外治方法,但需注重个体化治疗,并分享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周俊亮:广东省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周俊亮主任介绍了该院妇幼中医树全生命周期保健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经过系统总结,以“因时而动”为理念主线,归纳出“沃土、育种、孕芽、护苗、养材、涵木、固根”七个保健时期,形成众多中医特色保健疗法,其中以“沃土期”、“育种期”、“孕芽期”三种中医特色保健为代表,全面涵盖妇幼各个生命时期的保健,形成一套适宜推广应用的中医适宜技术。
钟涛:小儿遗尿专家共识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交通分院副院长钟涛从遗尿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发病原因进行概括,阐述了小儿遗尿的诊断标准及相关辅助检查。在治疗上,需要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避免该病对儿童生活质量及身心成长造成影响,建议调整儿童的生活习惯和排尿习惯,列举了目前国际指南中的一线治疗方法和选用原则,选择采用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和推拿进行治疗。
陈筱青: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陈筱青教授讲述《2019年版儿童腺病毒肺炎治疗规范解读》,首先介绍了新版诊疗规范概要与解读及重症感染治疗方案解读;随后讲解了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与优势,辩证分析治疗效果显著;最后特别强调人腺病毒感染防控的管理要求:未病先防,注意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已病防传,感染后重视防控。
主持人采风
稿件来源: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